2025年4月25日,艺术与设计学院2024级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《设计思维与方法》课程结课汇报在明德楼549举行。本次活动由课程主讲教师李金泽老师策划,学院AI数字艺术研究所承办,学院党委书记张显悦以及10余位专业教师担任评委。 
汇报现场,2024级全体研究生组成10个课程团队,围绕地域文化传承、生态可持续、用户体验升级等现实议题,通过“问题诊断—创意转化—方案落地”的完整逻辑链,呈现设计思维赋能社会问题解决的多元可能。 文化赋能方向,张冲团队以《索菲亚教堂の奇妙之旅3.0》为题,融合 VR 与建筑纹样,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;贾怡琳团队借《五感织梦・城忆回响》用声景复原技术激活非遗记忆。生态创新领域,王志超团队的《太阳岛 “零碳驿站集装箱” 集成多功能空间》设计,践行低碳理念;杨清凯团队针对松花江消落带提出韧性空间设计方案。科技融合层面,于佳男团队以 AR 技术活化剪纸漆艺非遗文化;陈苗团队将哈尔滨大剧院建筑特色与漆器工艺结合,创作 “声纹漆器” 互动装置。此外,从地铁车厢动态改造、查干湖冬捕 IP 开发,到锅炉厂工业遗产沉浸式空间设计,各组方案兼具落地性与前瞻性,以设计思维为工具,深度诠释 “设计服务社会” 的实践价值,展现出我校硕士研究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。 
从课堂到现实,设计思维的价值在于解决‘真问题’。”本次课程交流活动不仅是教学成果的阶段性总结,更标志着艺术与设计学院在“产教融合、设计赋能”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。本次活动得到学院各部门支持,不仅为学生提供成果展示舞台,更成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“试金石”。艺术与设计学院将以设计思维课程为基础,举办更多教学研讨活动,推动“课程项目—学科竞赛—社会服务”的有机衔接,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。
|